首先自然是紀家供給藥材,煉藥一鍋十顆,這樣能保障品質,不過也需要不少人手。
而且走的是高賣路線,自然成本也不會低。
她計劃將藥丸除了自家藥鋪有售,便將天下仁安做為主分銷渠道,直接以批發(fā)價交給總仁安擴散銷售。
以百兩銀子十顆的成本價定位,一盒二十顆,既兩鍋為一盒,定價在二百兩成本價。
之后就按千盒一萬顆為批發(fā)基數(shù),一盒批發(fā)價為四百兩銀子。
也就是天下藥鋪的利潤為每盒兩百兩,這是按千盒來算的,若不夠千盒,則按優(yōu)惠價六百兩來算。
總仁安為了控制進貨成本,自然不會輕看這多出的兩百兩,第一回出手肯定得高出千盒,但林小福決定強制首批為一萬盒,以保證開張生意的鋪貨面。
這樣,開張生意粗利便有四百萬兩銀子,成本恰是一半,那也有兩百萬兩銀子。
分給趙王爺三成,就是六十萬兩。
什么也沒做,若說做了,也就是剛才提起了,聽了林小福稟報運營策劃,這點兒功夫,就知道自己不久會有六十萬兩凈收入。
趙王爺當即便露出了開懷的笑容。
這買賣不錯。
但他仍惦著仁安賺了多少,便又問了起來。
“既然我們成本這么高,自然不能讓仁安當小菜賤賣呀,自然要定價千兩的。”林小福微微一笑,道。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