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雙方球員全部都在首攻線附近囤積起來,無法前進也無法后退,完全就是一座/肉/山。
裁判們費勁千辛萬苦才把球員一個一個拉開,找到了埋在底下的馬庫斯,緊接著就發(fā)現(xiàn)馬庫斯的倒地位置有些模棱兩可;裁判們請出了丈量尺,經(jīng)過丈量之后,確認還差幾英寸,沒有能夠完成首攻。
三檔數(shù)英寸。
舊金山49人再次出乎意料地選擇了一個散彈槍陣型,而且還是清空后場——馬庫斯站到了陸恪的右側(cè),陸恪的身后看不到任何球員,整個后場完全清空,這也就是明白地擺出了傳球的陣勢。
在如此局面時,跑球是最好的選擇,以四分衛(wèi)來“拱一碼”也是可以的,因為幾乎只需要往前推一推就可以完成了,但舊金山49人居然選擇了傳球?完完全全就是賭徒的作風,讓人揣摩不透。
這是煙霧彈嗎?
答案:不是。
開球之后,陸恪一個小碎步地橫向扯動,朝著右側(cè)斜前方快速出手,幾乎是在雙手觸球的同時就完成了傳球。
出手速度著實太快,芝加哥熊還在猜測著跑球的可能,線衛(wèi)群的目光死死地盯住了馬庫斯,但沒有想到陸恪居然就傳球了,一點點啟動速度的差別,對于“三檔數(shù)英寸”這樣的局面來說就是致命的!
陸恪的傳球目標赫然是洛根-紐曼,整個傳球低平快速,僅僅只是斜前方兩碼的距離,盡可能地縮短角衛(wèi)上步的時間。
查爾斯-提爾曼的反應(yīng)速度非常迅速,但還是慢了半拍,洛根已經(jīng)擺出了接球手勢,眼看著就要完成接球了,提爾曼只來得及以一個飛身的動作沖撞了過去,勉強地破壞了洛根的身體平衡。
洛根完全沒有預料到,雙手才剛剛接觸到橄欖球,膝蓋就猛然一軟,接球手勢就出錯了,然后橄欖球就改變了飛行軌跡,朝著界外的方向躥了出去,如同火箭一般。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