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安定之后會發(fā)生什么,袁黃不知道。
那存在于蕭如薰的想象之中,袁黃不知道該怎么描述該怎么設(shè)想,這一切都不在他的思考范圍之內(nèi),究竟該怎么著手該怎么推動,他難以想象。
可是他卻能隱約地看到這樣做的前景,隱約地看到一些希望的光輝正在閃爍,隱約的能看到一些他心中所向往的東西。
但是在這一開始,的確是過于殘酷了。
可是在厭惡這種手段的同時,他也意識到了,蕭如薰的確是在匡扶天下,和他最初的希望是一樣的,只是手法不同,過程不同,但是目的,從未改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蕭如薰變得面目全非宛若怪獸,可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蕭如薰從未變過。
袁黃沉默了許久。
“教書就算了,我已無法再去教書育人了?!?br>
袁黃說出了這樣的話,但是緊隨其后,他又說道:“但是我愿去修路,我愿把風(fēng)燭殘年獻給全天下,而且,我不想再看到你了,蕭如薰,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你看待你,所以,我再也不想看到你?!?br>
蕭如薰也不知心中是何滋味。
一路走來相互扶持,沒有袁黃就沒有緬甸的興盛,沒有袁黃就沒有他穩(wěn)定的大后方,但是事到如今,也要分道揚鑣了嗎?
蕭如薰忽然想起了曹操和荀彧。
可是袁黃之于蕭如薰對于荀彧之于曹操要更加重要,又能幫著搞內(nèi)政又能幫著統(tǒng)兵打仗,沒有誰比袁黃更讓蕭如薰放心。
大概是情感深度吧!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