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沈一貫對密謀殺掉他然后和蕭如薰和談的一群勛貴下了死手,將英國公和定國公兩家滅掉了,成國公家因為沒有話事人而逃過一劫,但是處境也相當尷尬。
蕭如薰在盧溝橋大營稱帝,徐弘基非常識時務的火速轉(zhuǎn)變陣營贊同蕭如薰稱帝,徹底投靠了蕭如薰,云南沐王府被蕭如薰以重兵和特務監(jiān)視,不讓他們鬧出幺蛾子來,他們也沒有任何動靜,擺出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態(tài)勢。
大明五大頂級勛貴為首的勛貴集團在遭到沈一貫強力打擊之后已經(jīng)勢頹,現(xiàn)在更沒有辦法對抗掌握了全國上下主要兵力的蕭如薰,面對蕭如薰的召集令,他們只能無奈的接受。
但是他們還是心存僥幸的,因為蕭如薰本身也屬于原大明的勛貴體系,對待他們應該不會下狠手,而最擔心的卻是那些在沈一貫政變時沒敢站出來指責沈一貫的墻頭草和原本就對沈一貫持支持態(tài)度的文官。
比如蔡國珍,比如趙世卿。
他們是最擔心的,因為他們是沈一貫的支持者,此番沈一貫倒臺,他們又能好到哪里去?
逃都沒有地方逃,只能硬著頭皮進皇宮。
石星被沈一貫棄用,閑居在家已久,卻也沒有逃過蕭如薰的“關(guān)注”,也被叫上了。
楊一魁被啟用主要是為了治理黃河,和政治觀點沒有多大的關(guān)系,但是既然不反對就能被任用,他依然也被蕭如薰關(guān)注上了。
當然還有最倒霉的沈一貫的政敵沈鯉,兵變之后就被沈一貫軟禁監(jiān)視起來了,現(xiàn)在也被蕭如薰請到了皇宮里。
還在京城內(nèi)的官員都被“請”到了皇宮里,會面地點就在奉天殿,也不在其他地方,蕭如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需要遮遮掩掩了,大局已定,這些人無論怎么鬧騰也鬧不出什么了。
這些人自然也心思活泛,他們猜測蕭如薰客氣的把他們“請”到皇宮,顯然是打算繼續(xù)任用他們,否則他能用誰來接替他們的職位呢?
所以干脆一點入宮認慫,好歹還能得到一個很好的結(jié)果不是?
大家的心思活泛著,誰也不是傻瓜,蕭如薰抵達皇極殿的時候,一群人不知道是誰帶頭,居然齊齊跪下,口中呼喊著“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倒把蕭如薰給弄得有些小小的吃驚。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