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封一封的勸進表象征著投名狀。
象征著前明舊臣的臣服。
大家看著一封一封的勸進表,感覺非常高興。
“這些人終究還是明事理的,知道現(xiàn)在該怎么做,好了,現(xiàn)在我反而不急了,我可以等,等他們再上幾輪,等到孔家的勸進表上來,大事就可以確定了,現(xiàn)在,諸位可以開始準備登基大典了?!?br>
興奮的眾人緩緩離去,商量著登基大典該如何處理,而蕭如薰又開始召集自己麾下的前明舊臣們商量該如何確定年號和登基大典的流程等等問題。
以王錫爵李廷機為首,數(shù)十名前明舊臣聚集在皇極殿內(nèi)商量蕭如薰的新年號,他們各抒己見,分歧挺大。
“新朝大定,百廢待興,怎么就能用承和二字呢?”
“那建武也不妥,新朝初定,人心思定,不應(yīng)用此年號?!?br>
“乾定如何?寓意天下安定?!?br>
“不妥不妥,太過刻意了?!?br>
……………………
為了新朝新帝年號,他們商議良久也商議不出一個合適的年號,于是乎無可奈何之下,他們只能詢問蕭如薰自己的意思。
蕭如薰沉思了一會兒,做出了決斷,于是,緩緩提筆寫下兩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