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母親,那位在家中總是話最多的人。相b父親的沉默寡言,母親倒是樂於談往昔。尤其在她小時候,每當(dāng)臺風(fēng)夜全家人窩在老家榻榻米房里,母親總會點(diǎn)上一盞小燈,講那些祖輩的故事。
「你知道我們家最早的祖先是誰嗎?」母親總是用這句話開場。「在福建沿海,有一個傳說中的人物,叫汪直?!?br>
那時候卡雅還小,聽不懂海權(quán)、貿(mào)易、政局,只記得母親說,汪直是個能耐驚人的人物。
「他原是個鹽販,後來成了海商,再後來,勢力大到能與明朝朝廷談判,甚至b得皇帝下旨討伐??伤皇呛1I,他有自己的秩序,自己的勢力網(wǎng)。他在東南亞、日本、琉球之間奔波,建立了一個橫跨東亞的貿(mào)易網(wǎng)絡(luò)。他信守承諾,重視義氣,很多人愿意為他賣命。」
母親說,汪直失敗後,另一個名字逐漸興起——鄭芝龍,也就是鄭成功的父親。
「鄭芝龍?jiān)臼呛1I,後來歸順明朝,當(dāng)了水師將領(lǐng)。他不像汪直那樣只信義氣,他也懂得順勢而為,曉得怎麼在政治和利益之間斡旋。可惜啊,他投降清廷,留在南明勢力里的鄭成功,最終走上了不一樣的路。」
卡雅印象深刻的是,母親說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那個nV人在明朝滅亡後,被清軍俘虜強(qiáng)b自盡。
「鄭成功這輩子,是被歷史推著走的人。他不只是收復(fù)臺灣的英雄,也是個悲劇人物。他帶著沿海的移民渡海東征,打退荷蘭人,建立根據(jù)地。但清廷不容許這樣一個海上割據(jù)勢力,最終他憤Si臺灣,留下兒子鄭經(jīng)繼位。」
「所以你知道嗎?」母親那晚握著她的小手說:「我們臺灣人骨子里是海商的後裔。我們懂得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交易、結(jié)盟,在亂世中找出路。」
這些故事,在卡雅兒時聽來像是冒險(xiǎn)。可如今,一切竟似緩緩成形,如迷霧散去後的航道。汪直的離經(jīng)叛道、鄭芝龍的圓滑謀略、鄭成功的堅(jiān)持與悲憤,似乎都在她身上留下某種印記,不被T制塑造,而是學(xué)會在亂世中,找出自己的選擇。
2022年5月:同一個公司的不同生活
臺灣時間凌晨兩點(diǎn),列夫剛與遠(yuǎn)在俄羅斯的卡雅通完電話。
卡雅的聲音透過網(wǎng)路傳來,帶著淡淡的鼻音與笑意。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