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曬鹽法國營鹽品質會變好,可以把價格根據(jù)情況來定,把民營鹽的價格壓一下,這樣一來,民營鹽就得降價,讓更底層的百姓能吃更加便宜的鹽,也能吃得起鹽,當然也得控制在民營有錢可賺的情況下,而國營鹽將會賣給那些手中稍微寬裕的百姓”
“如果這樣把鹽業(yè)分出去,那豈不是要損失很多收入,要知道現(xiàn)在國庫有五分之一都來自於鹽業(yè)”
“收稅,開鹽商得稅”
其實朱瞻壑想說,明朝不開商稅,簡直就是個離譜決定。
“而且是收重稅,這樣下來可能b之前買賣鹽引更加有得賺”
當然朱瞻壑也不擔心,沒商人不愿意,因為就算這樣,也會有商人搶著開鹽場,沒辦法,古代的鹽就是戰(zhàn)略物資,需求量很大。
“這樣的改變,好處是,改變了鹽引制度的惡行循環(huán),鹽業(yè)有了競爭,也不會一成不變,亂象問題不會太大,同時朝廷也不用太擔心鹽業(yè)被壟斷,畢竟大半鹽業(yè)江山在朝廷手中握著,同時還有儲備鹽,也不怕商人惡意囤鹽,除非他有能力把整個青海湖鹽給吃完,當然這不可能”
徐妙云聽完有所感,確實朱瞻壑說得沒錯,這樣改變後是能規(guī)避許多壞處,開了鹽商稅,也不擔心收入減少,當然說其中沒有危害也不可能。
“高煦寫個摺子,明日給你父皇看看,讓他定奪,就算鹽業(yè)制度不變,不過這曬鹽法和西蕃的鹽田要讓他知道,這個必須得掌握在大明手中”
徐妙云說道,她看了看朱瞻壑,心中很是驚訝,今天才發(fā)現(xiàn)這個孫兒的眼光和才學也不低,甚至有些離譜。
但這究竟是好還是壞,她一時間有點說不清,皇家子嗣,有能力,能力大了,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啊。
——
這後面鹽業(yè)制度,作者查了明清制度以及現(xiàn)代制度,沒能找到一個很完善的制度,各有各的問題,所以這里作者能力有限,就別較真了寶子們,因為我已經(jīng)很較真了,謝謝。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http://www.hzkaidi.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