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現(xiàn)在是永樂四年了,但是因為靖難的事,天下流言蜚語一直沒斷過。
甚至朱棣為什麼急著遷都北平,不光是抵御外敵,為後世考慮,其中更深層的原因是,因為應天府百姓并不Ai戴朱棣,當年老臣對他毫無好感。
官員,文人,老百姓,都認為朱棣是一個篡位Y謀家。
不說多了,他岳父徐家,除了一個徐增壽,其余的人都對朱棣無好感,特別是徐輝祖在朱棣靖難時候多次幫建文帝阻擊朱棣,後來朱棣靖難成功,要不是徐妙云,可能徐輝祖就不是被軟禁那麼簡單了。
所以說,如果他能用這筆錢,來幫朱棣把天下流言蜚語打下去一半,在找個漂亮的理由,後面就算是朱棣也不好追責吧。
“娘,把那五萬兩h金交給我,我來處理”
朱瞻壑思考許久,忽然看去韋氏,很鄭重地說道。
“不行,不行”韋氏搖頭,道“這件事,你還是別攪和了,等你父王回來,交給他去弄”
朱瞻壑知道韋氏一下說不通,但是也沒想到拒絕的這麼g凈利落。
“娘,你覺得父王能處理好嗎?說句冒犯的話,你覺得父王那腦子能把這事處理好嗎?娘我不是給你分析來的,這事一旦落在皇爺爺手中,漢王府是吃不了兜著走”
“特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別忘記了,父王一直惦記太子之位,這事可不是秘密,一旦被太子府得知,就說大伯仁厚無意想弄父王,但是大伯手下的官員可不會這麼想,畢竟他們是綁在大伯這顆大樹上面,是絕不可能讓大伯這顆樹倒下得,除了這,後面還有一個三叔虎視眈眈,三叔一直想父王和大伯來個同歸於盡,他坐收漁利”
韋氏聞聲,思考許久“壑兒,我知道你有主見,頭腦靈活,這段時間你的變化,為娘也看在眼里,但這可不是一筆小錢,要是出了差池,麻煩也不小”
韋氏說道,不過很快峰回路轉,“為娘知道,你是為了漢王府為了這個家,所以你爹那里我盡量去說,不過這錢我不能全部給你,最多先讓你拿二十萬兩走”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