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盞立刻面露批評之意:“這卻是你們不是了,既然是親戚,怎得看著阿婆下跪也不攔著她?這傷了腦子如何是好?”
她語氣和氣又親切,似乎大家并非敵對方,而是多么親近的關(guān)系:“再說這長輩給晚輩磕頭是要逼著晚輩折壽的意思,老人家一時左了性子,你們這些親戚難道就這么坐視老人家損自己的陰德?”
這么一說,原本還譴責(zé)看著瑛娘的人立刻都轉(zhuǎn)而看向老太婆一行人。原來不安好心呢,好一個愛演戲的。
幾句話就將劣勢逆轉(zhuǎn),蓬蕊簡直要喜極而泣了。瑛娘也面露感激之情,上前解釋:“老板,對不住,我現(xiàn)在就辭工,不過讓您為難?!?br>
"哪里會為難?"葉盞拉住她解圍裙的手,“店里忙,離不開你,你可不能這時候撒手丟下我?!?br>
宓鳳娘便轉(zhuǎn)向圍觀的人群,一臉誠懇:“我這店里伙計一人過來上工,勤勉能干,平日里有個頭痛腦熱都自己看病,也沒見有個親眷依靠,怎么忽然冒出人來聲稱是親戚?”
這……
那些要鬧事的人懵了,這話里有話,怎么接?
便是圍觀的百姓們也聽出了不對勁,是啊,孤身一人的女子在汴京城里討生活,忽然又來了親戚,莫非是要討錢?
沈娥在其中渾水摸魚:“就是,我常在這食肆里吃飯,遇到這伙計什么都是一人,下雨沒人來送傘,生病無人探望,過年過節(jié)都跟伙計在一處,也不曾有個家人送碗熱粥送件衣服,怎得這會冒出來人?莫不是眼饞人家伙計的俸銀?”
汴京城里討生活的老百姓有個相通的痛點(diǎn):就是很煩惱鄉(xiāng)下親戚們覬覦家產(chǎn)。城里沒幾個土生土長的汴京人,都來自五湖四海,奮斗多年有了點(diǎn)根基,偏偏鄉(xiāng)下那些對自己冷嘲熱諷過的親戚立刻就湊過來想分一杯羹。
因此沈娥幾句話一說,圍觀的百姓們立刻同仇敵愾起來。
那行鬧事的人見勢頭不好,立刻開口要辯解:“我們可是正經(jīng)婆家”、“她沒良心”、“她不孝順。”七嘴八舌說什么的都有。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