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姐兒就住在正院旁邊的耳房里,恰好禾姐兒和姜余是兄妹,又都是顧父顧母的晚輩,這樣住倒是很對,畢竟耳房就是給小輩住的地方。
江良和馬嫂子兩口子就先住在門房里。
郭山和引泉兩個住一間倒座房,江朱和凝姐兒兩個人也住一間倒座房,剩下一間倒座房留給顧文承做外書房。
等分好房間,姜余發(fā)現(xiàn)竟然剛剛好,他慶幸自己當(dāng)初得虧沒有買更小一些的宅院,否則可真要不夠住了。?
◇第116章京城日記
過了三天后,顧文承便開始正式去翰林院當(dāng)值。
本朝五品及以上官員才有資格參加每日早上的朝會,顧文承如今的品級輪不到去上早朝,所以除了第一天參加了每月初一的大朝會,以后他只要每日早起去翰林院當(dāng)值就行了。
但是翰林院是天子近臣,所以整個翰林院上值時辰很早。
天剛蒙蒙亮,江良便套著馬車送顧文承去翰林院。
而姜余則是開始想著怎么在上京做點小買賣,他們一家總不能在上京城坐吃山空。
在這里一日三餐買菜吃飯什么的雖然和寧化府的物價差不多,但是其他東西的價格都比寧化府的高,比如一尺普通的棉布,在寧化府只要十三文便可以買到,但是在上京就得花二十文。
這幾天,顧母說的最多的三個字就是“太貴了”“太貴了”。
姜余去找房牙看鋪子,上京的坊市分的比府城還要清晰,最后姜余看中了一間鋪子,這鋪子不大,但是后面卻連帶著一個小院子,小院子里還有個水井。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