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聲音壓得極低,彷佛生怕資料本身也會聽見。
「我們剛收到內部回報,有兩名語者在語壓接觸測試時出現過載反應。一人聽力永久X下降,另一人語言流動X異常,出現持續(xù)X遲疑——類似語災初期的徵兆?!?br>
劉殷風眉頭微動,目光落回屏幕上的數據標記。他靜靜盯著那一欄——
「機能神筆:拒絕所有預設語模g預,僅回應語者自然語態(tài)與語本誠度?!?br>
他指尖輕敲桌緣,眼中滑過一絲難以察覺的疲憊與警覺。
他知道那支筆不是武器,卻b武器更殘酷——
它不接受人為修飾。
語者若試圖用經過雕琢的言語對它說話,只會被反噬。
他的腦海不由自主地浮現那個孩子的影像——
劉子彤。那個總是靜靜坐在窗邊,不主動與世界發(fā)生語言互動的孩子。他像從不學語,但偶爾開口時,卻能一語擊中問題最深的裂縫。
未經雕琢,卻異常準確。
劉殷風合上報告,背靠椅背,望向空無一人的走廊方向。良久,他暗自做出一個決定。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