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小友若是當文官,便要一路從童生、秀才、舉人、進士考將上去,總督不論,巡撫的正職皆是都察院僉都御使,非進士當不得,就算是兵備道,若非京官出任,便要在地方歷任知縣、知府、布政司參政,這些年頭不會少于十年,前面還要科舉那些年頭,好在龐小友年華正盛,倒不怕年頭久些?!?br>
龐雨皺著眉問道,“便沒什么捷徑?”
阮大鋮咳嗽一聲,清清嗓子道,“龐小友不可作如此想,職官乃朝廷重器,科舉方為正途,龐小友天份聰慧,按著科舉一路考上去,才能讓他人心服?!?br>
龐雨瞟了阮大鋮一眼,他知道阮大鋮是二甲進士出身,平日說話間是頗以為傲的,常拿這點來嘲諷復社那些士子,科舉是他晉升的正途,自然把這點看得特別重,受不得別人問科舉的捷徑。
但龐雨哪有閑情去看那些八股文,以明代連刑罰都能代板的作風,說沒有捷徑龐雨是不信的。
“阮先生自幼飽學,小人不能與先生比,只是要謀一個出身方便為朝廷效力罷了?!?br>
阮大鋮聽他如此說,緩緩口氣道,“文官嘛也有一個捷徑,便是捐納一個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
“監(jiān)生?”
“監(jiān)生,南京便有國子監(jiān),原本太祖設國子監(jiān),是為國納才之意,監(jiān)生要考核之后撥歷,在各衙門歷事辦差之后在戶部銓選為官,如此政務精通,可為國之棟梁。
然則自成化之后,歷年監(jiān)生累計,官職不足安置,戶部度支入不敷出,國子監(jiān)所費不少,便開捐納之例,如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如今的復社之中,捐納監(jiān)生者為數不少,這些人…這些人,罷了,老夫不說他們?!?br>
龐雨聽國子監(jiān)幾個字,感覺國字頭的都是很高大上的,以前大約聽過,應該是明代的最高學府,里面應該都是才子,現(xiàn)在聽起來交錢都能上,但不管怎樣,總是一個身份。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