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計算機還具有與人腦相似的容錯性,系統(tǒng)中某一元件損壞或出錯時,并不影響最終的計算結果。
光子在光介質中傳輸所造成的信息畸變和失真極小,光傳輸、轉換時能量消耗和散發(fā)熱量極低,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比電子計算機低得多?!?br>
說著,吳浩指著面前這個璀璨的正立方體沖著眾人說道。
“根據(jù)集成電路的思想和結構,我們或者說無數(shù)進行這方面研究的科學家設想將多種光電元器件集中做到在一塊芯片上,制造集成光路。
大家知道,所謂的芯片,其實就是大規(guī)模微型集成電路。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芯片中的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用集成光路所替代。
其實這方面的研究早就開始了,從1970年開始,在光學范疇產生了一個叫做集成光學的新興學科。
這幾年通過光通信、光交換、光信息處理技術的發(fā)展,已經成功開發(fā)了各種各樣的光子集成器件。
實現(xiàn)了把光存儲器、光開關、光源、光波導制作在一塊芯片上的整體系統(tǒng)。
甚至將偏振器、濾光片、光放大器、光調制器、透鏡、棱鏡、光柵、光衰減器等這些光學元件組成薄膜造在一塊母板上,大大縮小了光路所占據(jù)的空間,制成了微集成光路。
用來進行光信號高速傳輸與處理,實現(xiàn)了低功耗、高性能、便捷化、高效率。
大家面前所看到的這個璀璨的立方體,就是我們所制造的一塊光子計算機中最核心的光子芯片。
當然了,它還只是一個模型,并不是成品。畢竟整個光子計算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僅有這個是遠遠不夠的。
不過,我們也已經與好幾所高校的光學和計算機院系共同成立了光子計算機與集成光路研究項目組。
目前這個項目進展順利,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這塊光子芯片模型,其實就來源于這個項目組的原理驗證模型之一?!?br>
聽到吳浩的介紹,眾人不由的將目光集中在了這個璀璨的正立方體上。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