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怎么辦?”
“暫時關(guān)押起來,等查清楚再說?!狈昙o攏著手,嘴角微挑。“各家的家主在這里,又涉嫌盜墓,大王還怕那些人不出錢糧?不瞞大王說,我正想著用什么理由留下他們呢,沒想到出了這么一件事?!?br>
劉備恍然大悟。不管盜墓的是不是甄家,甄家的嫌疑都最大,他明白,其他人也明白,所以這時候只要不傻,都會盡可能和甄家劃清界線,表明自己的清白。最好的辦法是什么?自然是出錢出人,向他效忠。即使是甄家,這時候也不會跳出來找事。
劉備轉(zhuǎn)怒為喜。還是逢紀高明,因勢利導(dǎo),化害為利,一下子解決了眼前最大的難題。中山靖王的墓被盜了有什么關(guān)系,只是名聲難聽一點,實際損失有限。有了錢糧人馬,才可以有實力迎戰(zhàn)孫策。如果能打敗孫策,中山甄家還不是俎案上的肉,任我宰割?
劉備忽然心中一動。這背后不會有孫策的影子吧?中山甄家雖說名聲不太好,畢竟是中山大族,應(yīng)該不會做出這等事來。此時此刻,能夠指使他們的也就是孫策了。孫策當初就在陳王劉寵面前問過他的出身,以致于他很長時間都無法列籍宗室。如今形勢危急,天子要籠絡(luò)他,封他為中山王,孫策再弄點事來惡心他,也不是不可能。
劉備越想越生氣。孫策處處針對他,這個仇是越結(jié)越深了。
事情正如逢紀所料,涉嫌盜掘中山王墓,被軟禁在盧奴,中山各家都有些慌了,紛紛獻錢獻物,組織部曲,向劉備示好。短短半個月,劉備就多了三萬多步騎,錢糧充足,收到的禮物更是堆滿了庫房,總算解了劉備的燃眉之急。他不僅解決了自己的錢糧問題,還向天子提供了大量的物資。
在逢紀的陪同下,劉備親自趕到北平,修復(fù)陵墓,掩埋骸骨,又以太牢祭祀,正式認祖歸宗。涿郡的劉氏宗族也派了人來,一起參加祭禮,正式奉劉備為宗主。
在逢紀的運籌下,劉備因禍得福,既得了利,又正了名。
唯一讓劉備不爽的是他放出了風(fēng)聲,想與中山大族聯(lián)姻,卻沒什么人響應(yīng),倒是出現(xiàn)了一些對他不利的謠言。有的說,劉備剛做中山王,祖墳就被人掘了,這不是好兆頭,這個中山王能做幾天,誰也不清楚。有人說,劉備反復(fù),先后投過公孫瓚、袁譚、孫策,都沒能長久,這次依附天子,恐怕也不能長久。他要是做了逆臣,肯定會辱及祖先,中山靖王墓被掘,可能就是一個預(yù)兆。還有人說,劉備雖然征戰(zhàn)多年,但勝少敗多,一打敗仗就拋妻棄子,女兒嫁給他,就算做了王后也沒保障,誰知道他哪一天又打敗仗。
聽到這些風(fēng)言風(fēng)語,劉備氣得暴跳如雷,屢次嚴禁謠言,又派人四處打探,查察謠言來源,奈何收效甚微,反而搞得人心惶惶。無奈之下,只得接受逢紀的建議,裝聾作啞,待謠言自息。
但情況卻不如劉備所料,謠言不僅沒有停止的跡象,反而越演越烈。追查盜墓賊的事也沒什么進展,中山靖王的墓外表破壞不大,只有一個盜洞,但墓里的隨葬品卻被盜掘一空,而且陸續(xù)面世,涿郡、河間一帶都出現(xiàn)了疑似陪葬品的物件,而更大的麻煩卻不是這些陪葬品,而是一個傳言。
有人說,劉勝墓里有一塊碑,碑上刻了幾句類似讖緯的話,具體內(nèi)容說法不一,但意思卻大同小異,說劉勝在世時,當時最著名的奇人東方朔就曾經(jīng)預(yù)言,劉勝死后二百七十年,會有一個孩子出生,此人將冒認劉勝血脈,欺世盜名,覆滅劉氏江山。他有兩個異姓兄弟,一姓關(guān),一姓張,則同床,有斷袖之好,違背人倫,有傷子嗣,注定無后。而關(guān)張二人的姓氏聯(lián)起來正是關(guān)門歇業(yè)的意思,預(yù)示著劉氏江山在此人手中斷絕。
聽到這些謠言,劉備目瞪口呆,就連逢紀都有些慌了。這顯然不是百姓隨口亂傳,而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處處針對劉備。如果不加以制止,對民心士氣的打擊都不可小視。
就在劉備打算痛下殺手,追查謠言來源,殺一批人的時候,關(guān)羽傳來消息,太史慈出現(xiàn)在盧龍塞外的白檀山,人數(shù)不明,有西進的可能。正在上谷、薊縣集結(jié),準備南下參戰(zhàn)的胡人聽到風(fēng)聲,人心不安,紛紛請求返回草原,以免部落遭到襲擊,逃兵絡(luò)繹不絕,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了即將開始的戰(zhàn)事。
劉備恨得牙癢癢,卻無可奈何,只得將中山的事交給逢紀處理,自己率部北上,迎戰(zhàn)太史慈。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xué);http://www.hzkaidi.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