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事如此,若不求和,如何換回和平!”
“再打下去,勢必血流成河!臣這也是在為桓國考慮啊……”
“大王明鑒,唯有如此,方能避此刀兵啊……”
一時間,朝堂上亂哄哄的一片,先是眾臣齊齊指責邱榮,接著又是再度勸諫。
邱榮一人,哪里爭得過這么些求和派。
桓王也頓時一個頭兩個大,他雖有些昏庸,但邱榮剛才的一番話,卻令他驚醒了不少,不由一拍王案,怒聲說道:“好了!”
畢竟是君王,如此怒喝,眾臣哪里還敢多言,朝堂瞬間又安靜了下來。
接著,桓王掃視一周,卻并未就此再多說什么,而是直接起身,邁步離開了這里。
顯然,即便如此多的大臣同時勸諫,他也并未同意稱臣,也未說繼續(xù)死戰(zhàn),模棱兩可。
這與他的性格有關。
而今日朝議,若非邱榮,郭開是極有可能成功的。
因此,他是惱羞成怒,朝著邱榮怒聲說道:“丞相如此執(zhí)意,自以為忠臣,可曾想過,戰(zhàn)事不停,我桓軍將士和桓國子民,要為此付出血的代價!且到了最后,如何守得住!”
“就是!大言煌煌,心中何有民生和平!”另有大臣道。
邱榮冷笑:“再怎么樣,本相也不會與爾等奸佞,只知跪地乞降,形同枯木敗草!”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