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烜盡可能顯示出愿意談判的誠意,騙他說要接受招安,卻盡提一些不可能實現(xiàn)的要求,令使者摸不清楊烜的真實態(tài)度。
廣州城內(nèi)外,接二連三的新聞引爆了輿論界。
楊國佐身為名將楊遇春的長子,卻被教民害死。楊烜為父報仇,先是大鬧教民營,繼而起兵造反,攻占三水縣城。
縱觀大清兩百多年歷史,這些新聞都堪稱絕無僅有。
尤其是,楊烜放出風(fēng)聲,聲稱滿人廣州將軍穆特恩參與教案,自己起兵造反只是為父報仇。這使得整件事顯得更加撲朔迷離,也使楊烜獲得時人的同情。
滿漢之爭乃是滿清官場禁忌。楊烜造反背后牽涉到滿人親貴,使兩廣總督徐廣縉不得不付出十二分的小心。
城外官軍不敢貿(mào)然進攻三水城,頓兵城外無所事事。
楊烜趁官軍無所作為,派蘇三娘在城外西江上收集船只,招募船夫,籌建水營,活動十分頻繁。
官軍缺少戰(zhàn)船,只當(dāng)作沒看見,夜夜笙歌,以禍害鄉(xiāng)里為能事。
楊烜一邊與使者虛與委蛇,一邊加緊募兵、籌餉。
一個意外之喜是:廣州至臻堂總部派來了兩百援兵,由“白扇”陳虹統(tǒng)領(lǐng)。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xué);http://www.hzkaidi.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