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三章短訓
事實上,對當地百姓來說,變化遠不止于此。
在胡顯祖的影響和帶動下,前來范公堤營地賣蔬菜的農民,一天比一天多。
為了保證一線民工的營養(yǎng),林嘯在公用伙食費方面一點都不吝嗇,除了大米飯管夠,每天用于買菜的預算,也參照作戰(zhàn)部隊的標準,非常充足。
另外,還在蛤蜊港的時候,林嘯就把他們第一個月的薪酬發(fā)了下去。
手頭有了零用錢,便有了購買一些私人日用品的需求,漸漸的,各式各樣的小販都被吸引過來了。
起先,農民賣的只是一擔蔬菜、一只雞、一只鴨或者幾斤雞蛋,漸漸的,便有趕著一頭豬來的,甚至女人自己做的幾雙鞋、自己織的幾匹布,都拿來兜售。
民工們都是苦過來的,交易時,一般都童叟無欺,糾紛極少。
他們給的價格,比一般的行情要略高,而且付賬的時候,用的大多是品質較好的銅錢,這讓大家更趨之若鶩了,來的人越來越多。
賣貨的人中,手里賣得了錢,也要買些東西回去,于是,銷售農具、餐具的,被褥、蚊帳、鞋襪等家常用具的,甚至梳子、皂莢、胭脂、水粉之類的小販也漸漸云集過來。
一來二去,來的人一多,便有人在大堤上搭起了棚子,支上爐子,賣些素食茶水,甚至有人帶的貨多,晚上干脆就住下了……
誰都知道,這里是討虜軍兵爺的臥榻之側,安全方面,絕對有保障。
經翟家莊一案,這伙兵爺的厲害早已盡人皆知,別說當地士紳無人啰唣,就是各路土匪強人,等閑也不敢過來。
見來的人越來越多,沙成哲他們,便有了在此建一個交易市場的想法。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