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的時間,便在悄然之中度過。
而在這三個月里,應天城似乎保持住了風平浪靜的局面。
除了每天白虎街上,都會有十名士子被拉出來,當街杖責十棍外,便再也沒有什么其他的動靜了。
唯一的亮點就是,在西城那邊眾多的軍營中間,一座占地極廣的講武堂,悄然的沒有引起多大動靜的開了學。
首期來自大明權貴之家、京衛(wèi)將校、直隸衛(wèi)所將校所組成的學員,已經(jīng)在講武堂中學習了接近兩個月。
只是,戰(zhàn)爭對于應天城里的人們而言,實在是太過遙遠了。
遙遠到在那北平城,在那九邊,在大海對面的倭國。
即將在金秋之中開始的恩科會試,才是所有人關注的事情。
商賈們不敢想自家能搶到今科探花郎,但兩榜進士卻還是可以捉一兩只回家的。
聽說今年朝廷要大肆取仕,今年的兩榜進士也必然數(shù)不勝數(shù),于是應天城里近來別的不多,等著捉幫下女婿的商賈士紳們,卻是多不勝數(shù)。
與外頭熱鬧,不曾讓暑氣從應天城離去的景象想必。
白虎街上,總是一片蕭殺的氣氛。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