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好處,都被眼前這個陳瓊給截留了,最后只給他們留下一石的安家口糧。
為什么會這樣想?
他陳瓊都殺了這么的清化城權貴和士紳了,截留些糧食是他不敢做的事情?
清化城的外頭百姓們,如是淳樸的想著。
于是,他們現(xiàn)在很希望能回到清化城,去到大明皇太孫的治下生活,而不是面對這個殺人如麻的陳瓊。
一名負責跟在陳瓊身邊作為監(jiān)督的錦衣衛(wèi)百戶,默默的看著陳瓊宣講太孫的喻令仁政,觀察著山谷中這些百姓的反應。
盡管陳瓊的做法并非太孫所設想的,但至少陳瓊沒有在這件事情上打馬虎眼,上下有所手腳,這便是他作為監(jiān)督者可以允許的范圍之類。
至于那些百姓,只要他們認為大明和皇太孫是仁慈的,這便足夠了。
在陳瓊殺氣騰騰的死亡威脅之下,山谷里的清化城外逃百姓,終于是在經(jīng)過了大半月的逗留,開始在明軍的指引下走出了山谷。
陳瓊仍然是時不時的喊上幾嗓子,鎮(zhèn)壓馴服這些百姓要好好聽話。
然后,他便扔下這處山谷的百姓,去往更深處的山嶺,去找回那些逃的更遠的百姓。
而一旦等到陳瓊離開。
負責指引護衛(wèi)清化城外逃百姓回城的明軍官兵,就立馬換了一副面孔。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