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浩見到楊安玄交來的五千錢,問明緣由后笑道:“楊緝使大材,方到巡江所就得到一筆外財,巡江所在楊緝使的執(zhí)掌下定能蒸蒸日上。本官會行文刺史府,為安玄你請功。”
待楊安玄起身離開,應浩笑吟吟地看著案上擺放的銅錢,盤算著該如何開支。
書吏李思閃身進屋,盯著案上的銅錢看了幾眼,輕聲道:“應從事,卑職從巡江所打聽到,此次被楊緝使所救的客商奉了五萬錢的孝敬?!?br>
“什么,五萬錢,這么多?”應浩情不自禁地伸手捋須,是自己大半年的薪俸了。
李思熟知應浩的動作,知道應從事動了心,笑道:“聽說楊緝使立了規(guī)矩,以后得了這樣的孝敬一成給衙門,一成為公用,其余的按功行賞。余捕頭這次分到三千錢,笑得合不攏嘴了?!?br>
應浩眼中的金光消退,平靜地道:“這是巡江所眾人以命掙來的,能給衙門一成已屬不錯,至于其他的錢如何分配,自由楊緝使說了算。”
李思一愣,他知道應浩貪財,若能借他之手從巡江所咬一塊肥肉下來,自己也多少能分到點好處,怎么這次應從事轉了性子。
指了指案上的銅錢,應浩道:“這些錢不用入公賬,放在衙門的私賬上,本官另有用途?!?br>
李思應聲“是”,入了私賬便等同進了這位應從事的口袋,旁人休想用到一錢。
看著李思抱著銅錢出去,應浩冷笑一聲,鼠目寸光之輩,這些書吏看到巡江所得了好處,想躥導自己從中分潤,也不看看他們想從誰的手中奪利。
楊安玄,弘農(nóng)楊家,十八歲的東宮侍讀,會稽王賞識的才俊,前程可期,便是自己也不敢與他爭利。
能給自己送來一成,楊安玄算是給了自己面子,便是一錢不給,明面上自己又能做什么?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