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子弟人人都得g活營生,鉅子也不例外,而鄧岳則開了間冶鐵作坊。雖然接任鉅子後就很少親自接活賺錢了,但打造寶劍是他的興趣,仍不時親自下場治鐵打造寶劍,自用送人樂在其中。不過經(jīng)過這麼一番折騰,隕鐵也不找了,就與姬宇結(jié)伴下山,返回郢都。
鄧岳與姬宇兩人家里都開鐵鋪,一路上就切磋起冶鐵煉劍的技藝。姬宇將祖上傳下的鑄劍秘訣,毫不保留的傾囊相授。在鄧岳看來這份人情之大,并不b救命之恩差太多。
到了郢都,姬宇婉謝了鄧岳的宴飲邀約,但是接受了鄧岳的小兒子鄧峰的好意,在郢都的日子里就讓他導游,也算結(jié)交了一個好朋友。鄧岳有三個兒子,鄧峰是老么,但也有三十好幾歲了。不過大家都是不拘俗禮的豪杰,六歲的姬宇與鄧岳、鄧峰父子都成了忘年之交。
姬宇說他在郢都只是路過,順便游覽一番,而此番出行的目的地是大梁,他要去探訪張儀的故居。
鄧岳不知道張儀的故居有什麼好看的,但他仍然說道:「張相國退隱之處所知者不多,老哥哥在大梁有個徒弟,叫席石,小兄弟可讓他去尋訪一下,當可省事不少?!?。
……
姬宇找到了羅氏商號的郢都分號,那分號的掌柜是小丘,不過人家現(xiàn)在是掌柜了,咱們還是稱呼他的名諱「丘亮」b較像話。丘亮原聽說大少爺從家里失蹤,這會兒卻突然在郢都冒了出來,真是又吃驚又歡喜,不免忙上忙下地把他伺候的無微不至。
姬宇給母親寫了家書報平安,還說自己打算在外頭多遛躂一陣子再回家。并說這三個月遭逢奇遇,各方面都大有長進,能照顧自己,請母親放心。丘亮則派了快船,專程將這封家書給陳清送去。
姬宇讓丘亮找來裁縫,縫制了幾套華服,把自己打扮成一個有錢人家的小少爺。這并不是他Ai漂亮,而是因為世人多以衣冠取人,不梳理的T面些,那要怎麼跟人家交際應酬呀?
接下來幾天,姬宇不是到處閑逛,就是流連於酒館或傳舍注一。這些地方原本不會接待一個小孩的,但多虧了一身華服與出手豪闊,讓他暢行無阻。姬宇去這些地方,專找政府官員、外國使節(jié)、名士、游俠、跑天下的商人等這類見多識廣、消息靈通之輩,請人家喝酒吃飯,問東問西,虛心求教,廣納天下聽聞。
五日後,姬宇與鄧峰辭別,離開郢都往大梁去了。
姬宇為了認識當時的社會面貌,看看大城小邑、城鎮(zhèn)鄉(xiāng)村,訪查街市巷弄、田野農(nóng)家,就先乘船順江而下到了竟陵注二,然後從竟陵棄舟步行,沿沔水注三東岸北上至鄧城注四,然後沿淯水注五東岸走到宛城,再向東北經(jīng)新鄭注六抵達大梁。
姬宇到大梁找到了席石。席石開設(shè)了一間酒樓,還可以住宿,姬宇就下榻在他那兒。
席石早已得到他師父鄧岳的通知,恭恭敬敬接待了姬宇,并且對這位貴賓回報了他師父交代的事。他說道:「席石尚不確知張相國隱居何處,不過已打聽出來,以前跟著張相國辦事的馮喜,現(xiàn)在在東郭大槐市里給人算命,還頗有名氣,大家叫他馮半仙。馮喜先生應當知道張相國故居所在,只是席石不明其中利害關(guān)節(jié),就沒敢去驚動他。姬先生是否要親自去問問呢?」。
馮喜?姬宇然想起《戰(zhàn)國策?齊策?張儀事秦惠王》里頭張儀那位大有本領(lǐng)的舍人,不就叫馮喜嗎?他不只是張儀的一個普通助理,而且還是名垂青史的杰出人才,那倒要好好結(jié)識一下。
姬宇謝過了席石,但并沒有急著去找馮喜,而是上街找了間藥材行,采購了幾味藥,便回到酒樓,請席石命人拿去煎煮熬藥。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