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軍中軍大帳,秦溫表情嚴肅的端坐在主位,而軍中各大將校皆站立在兩旁,看不出絲毫要慶祝的樣子。
鎮(zhèn)守雁門關的這四年,對秦家是浴火重生的四年,對秦溫更是磨礪重重,長年的勞心勞力,使秦溫心力交瘁的同時,能力也在同步增長,鬢角平添的白發(fā)就是最好的證明!
常年征戰(zhàn)使秦溫身體積累了不少暗傷,所以身體狀態(tài)一直不是很好,但秦溫卻依然獨自苦苦支撐,因為他不想將復國的重任全部架在兒子一人的肩上。
在他看來秦昊還是個孩子,在秦昊徹底成長起來之前,作為父親他要為兒子撐起一片天!所以這些年不過無論前路多么艱險,對手多強大,秦溫都沒有放棄過。
而秦家經(jīng)過四年的壯大,所擁有的實力,還有大漢目前混亂的局勢,終于讓他看到了復國希望!
此次出兵黃巾表面上確實在幫助漢室平叛,但實際確實在幫自己,因為從漢室手上奪天下,肯定比從黃巾手上奪取天下要簡單。
黃巾崛起的速度實在是太快,太強勢,而且站在世家的對立面,一旦等黃巾擊敗漢室,并且占據(jù)正統(tǒng),肯定會拿世家開刀,而作為五大商業(yè)世家之一的秦家,肯定是首當其沖的,所以秦溫必須制止。
黃巾軍在秦溫看來不過是由一幫亂民組成的隊伍,事實也確實如此,不過憤怒的農(nóng)民同樣可怕,秦溫不知道兩千多年后有一個偉人,就是靠農(nóng)民而奪取的天下。
三萬常年守備雁門關的精兵,對付剛放下鋤頭的農(nóng)民,在秦溫看來應該再簡單不過,但秦溫卻低估了黃巾軍的韌性還有黃巾統(tǒng)帥方臘的能力。
方臘并沒有完全掉入雁門軍的陷阱里,雖然雁門軍一戰(zhàn)擊潰了黃巾軍,但黃巾軍依然有五萬大軍,主力猶存。
知道雁門軍厲害的方臘自然不敢在主動挑釁,一開始是進攻方的黃巾軍卻擺出一副死守的樣子。
雁門軍都是百戰(zhàn)精銳,秦溫自然舍不得消耗在攻堅,于是戰(zhàn)事就僵持了下來!
“軍師,又給你猜對了,方臘果然沒有上當!”端坐在主位上的秦溫,一臉無奈對下方的青年文士說道。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