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云帆聽罷感慨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區(qū)區(qū)一部經(jīng)書,卻斷送了他的性命。十幾年前,我隨師父去淮安府山陽縣辦事,聽一位姓吳長者講過玄奘法師西天求經(jīng)的故事。玄奘法師恐怕做夢也沒想到,百年之后,天竺人又來東土要經(jīng)。
想來這經(jīng)書所載奇術(shù)定是非同小可,慈恩寺不肯借閱也是人之常情。況且事隔百年,就算經(jīng)書出自天竺,天竺人也恐難再要回去。和尚求經(jīng)心切,恃武逞強,終究落了個凄涼下場?!?br>
蕭云帆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心頭一震。正色說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修羅兄要去的地方正是西安府慈恩寺。難不成修羅兄是為了這部經(jīng)書而來?”
玉修羅閉著眼,點了點頭道:“蕭兄弟所料不虛,這梵文中說的迦陀羅便是當日傳授我武功的天竺僧人。沒想到他居然死在了這里?!?br>
蕭云帆嘆了口氣道:“修羅兄,這部寶經(jīng)乃是迦陀羅畢生所求,也總算得償所愿。你學過他的武功,自然是他的傳人,看來冥冥中早就注定好。”
原來這巨石上所載的奇術(shù)喚作“千靈訣”,修習后可通曉世間飛禽走獸之語。蕭云帆也只是聽過類似的傳聞,倒從未想過世間竟有如此奧妙神奇之術(shù)。玉修羅一邊看那梵文,一邊解釋給蕭云帆聽。
起初玉修羅侃侃而談,蕭云帆也聽得津津有味。可到后來,玉修羅長嘆一聲:“可惜,這千靈訣無異于屠龍術(shù),縱然我等領(lǐng)會,終究還是要困死在這山洞。”蕭云帆聽罷也不禁默然。不過蕭云帆自來豁達,心中更是將“天無絕人之路”六字掛在心頭。轉(zhuǎn)念一想,漫漫長夜左右無事,學會了此等妙法或許能找到破石之方。
當下朗聲道:“修羅兄,所謂朝問道,夕死可矣。小弟對這靈犀訣倒是頗有興趣,既然我們早晚要死,不如將這本事學了再死。去閻王老爺哪兒也能討份兒優(yōu)差。”
玉修羅聽蕭云帆說的頗有道理,微笑道:“到了如今這般田地,蕭兄還能談笑自若,古往今來只怕也沒幾人。閣下在江湖上聲名遠播,非但武功了得,智計過人。單憑這虛懷若谷,求知不厭的勁頭就把許多人比下去了。你若不成名,老天爺大概是打盹了?!?br>
蕭云帆哈哈大笑:“你這頂高帽我戴的舒坦,小弟就笑納了。”
他二人一個誠心實意的教,另一個虛心專注的學。這門千靈訣的奇術(shù)將天下生靈分四類:鳥、獸、魚、蟲。而要掌握這門技藝,一則需要練習瞳術(shù),二則需要模仿諸般動物聲響,有了以上兩樣本領(lǐng)為根基,最后的御靈大法便能融會貫通。
雖說玉修羅對這門技藝是初識,但六道輪回掌中有以音控人心神的口訣,與千靈訣互為參見,他倒是能領(lǐng)悟一些。可說到模仿諸般動物之聲他卻是大大外行。
反是蕭云帆領(lǐng)悟的更快,一則他跟華山三友中的侯通海學過一些粗淺的口技,對于雞、鴨、牛、羊、貓、狗等物聲音的模仿可謂駕輕就熟。二則他對千靈訣興味盎然,練起來自然是游刃有余。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