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已經(jīng)在緊鑼密鼓的準備入關。
而且出于謹慎,多爾袞征發(fā)了所有的精壯,也動用了所有的物資儲備。
不過此時的多爾袞其實并沒有太大的野心,只是抱著能占一寸是一寸,能得一分是一分的投機心態(tài),他更多的其實只是為了掌握兵權。
另一邊,大順軍的高層對此卻是懵然不察。
李自成、牛金星他們甚至壓根沒想過建奴會出兵。
面對降而復叛并且決心借師助剿的吳三桂,李自成居然仍舊試圖招降,因而錯過了最后的時間窗口。
從這一刻起,大順軍的失敗就已經(jīng)不可避免。
幾乎是同時,京師淪陷、崇禎皇帝不知所蹤的消息也終于傳到了留都南京。
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接報之后頓感痛徹腑肺,當即把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兵部侍郎呂大器及南京翰林院詹事姜曰廣等人請來共商大計。
會議經(jīng)過討論,一致決定“誓告天地、馳檄勤王”。
勤王是肯定的,這是最大的政治正確,絕沒有人敢反對。
問題是以誰的名義起兵?以你史可法的名義?那肯定是不行。
畢竟這次勤王規(guī)??涨?,是要聚集天下兵馬,而非只是本部兵馬。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