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的政治手腕確實老辣。
順治在北京的二次登基大典,效果竟出乎意料的好。
因為登基大典結(jié)束之后,緊接著就是封賞有功之臣,多爾袞眾望所歸的由叔父攝政王晉位成為皇父攝政王。
看似一人之下,其實則是大權獨攬。
原本位次還在多爾袞之上的另外一位叔父攝政王濟爾哈朗,已經(jīng)完全失去話語權,滿朝八旗貴胄就沒幾個肯聽他的。
多爾袞晉升皇父攝政王,其他的貴族也是各有封賞。
其中就有豪格,之前因為惡語中傷多爾袞遭到削爵,借著這次封賞功臣的好機會,也恢復了肅親王的爵位。
封賞大典之后,建奴的八旗貴族就崩發(fā)出了異乎尋常的熱情,不僅退保關外的聲音就此消聲匿跡,一個個都開始哭著喊著要當開國功臣并籍此名垂青史。
在這樣的一種大背景下,八王議政很順利就通過了出兵決議,而且要同時對偽順、南明兩國發(fā)動滅國之戰(zhàn)。
戰(zhàn)爭的陰云瞬間籠罩北直上空。
至于東西兩路大軍的主帥人選也由多爾袞一言而決。
西路軍的主帥依然還是阿濟格,東路軍的主帥則依然是多鐸。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