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萬兩!
雖然這個數(shù)字距離崇禎許諾的3000萬兩還有很大差距,但是也很嚇人了。
要知道大明朝巔峰時一年總賦稅也不過折銀2000萬兩,然而市易所一個機構的利潤就達到了1800萬兩!
而且這只是不到半年的利潤。
如果全年營業(yè),利潤豈不是還要翻倍?
至少在場的這些大股東是這么憧憬的。
但是不用多久,當整個債券市場雪崩之后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不過是奢望,等到債券市場雪崩之后,市易所的交易就會斷崖式下跌。
但是這個時候,這些股東是無法預見的。
所以此刻,包括代表內(nèi)務府出席會議的馬鳴騄,與會的所有股東都只有一個想法,圣上煤山悟道絕對屬實,要不然怎可能弄出如今之市易所?
煤山悟道之前,圣上籌集幾十萬兩餉銀都很費勁。
可是煤山悟道之后,圣上只是隨便弄了個市易所,銀子就跟流水似的流入內(nèi)務府,更不要說皇家銀號那邊,那邊是真的能把人嚇死。
……
說嚇死人那是夸張,但是把人嚇著卻是確有其事。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