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費揚武對固爾瑪琿再不滿,也不可能消極怠工。
很快,三個牛錄的正藍旗旗丁,就推著36輛楯車進了壕溝。
在正藍旗的身后跟著八旗漢軍的三個牛錄火槍手及兩牛錄八旗蒙古。
范承謨帶著鑲白旗包衣挖的這條壕溝,大體上是呈縱向往前延伸到云龍山腳,但是并不是筆直的,而是呈之字形的折線往前延伸。
因而可以躲避來自缺口兩側(cè)的虎蹲炮,以及云龍山頂?shù)募t夷大炮的炮火威脅。
而且明軍還沒辦法出動步兵或者騎兵、直接從湖面發(fā)動襲擾,因為寬度超過四百步的缺口內(nèi)的護坡以及銃臺都被清理干凈,八旗漢軍的紅夷大炮可以直接打到云龍山腳,明軍如果出動步兵或騎兵去襲擾,就會直接暴露在建奴紅夷大炮的射界內(nèi)。
所以,正藍旗所屬的九百名旗丁很容易就推著楯車來到云龍山第九峰的山腳,并在山腳一號銃臺的西南面展開。
這個區(qū)域正好是部署在云龍山頂?shù)拿鬈娂t夷大炮的射擊死角。
因為明軍的紅夷大炮數(shù)量上居于劣勢,因而考慮了生存因素,并沒有把炮兵陣地構(gòu)筑在射界最好、但是也最容易遭到建奴紅夷大炮摧毀的山頂一號銃臺,而是把炮兵陣地構(gòu)筑在了靠后的二號銃臺的兩側(cè)。
這樣的部署雖然存在射擊死角,但可以避開建奴的紅夷大炮。
總之,正藍旗的九百旗丁順利的展開,并推著楯車往前推進。
三個牛錄九百名八旗漢軍以及兩個牛錄六百名八旗蒙古留在側(cè)后方負責(zé)保護。
鼓聲、號角聲及建奴旗丁的吶喊聲中,并排的三十六輛楯車,向著云龍山第九峰山腳的一號銃臺一點點的逼近。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