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炯撓撓頭說:“父皇,這樣的話倒是跟隋唐時的府兵制有些相似,入則為民,出則為兵,還需自備軍械以及干糧。”
“跟府兵制還真是有些像。”崇禎點點頭,又說道:“不過我們大明朝不會那么摳,軍械和糧草還是要給民兵準備好的?!?br>
發(fā)端于西魏時期,完善于隋朝,至唐朝達到極致的府兵制,是崇禎最喜歡的兵制。
縱觀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隋唐時期的府兵也算是能打的,至少遠勝宋朝的募兵以及明朝的衛(wèi)所軍,比秦漢時期的義務兵制也要先進。
說白了,府兵制就是在全國范圍內選定一批職業(yè)軍戶。
這些職業(yè)軍戶不用承擔沉重的徭役、雜役,甚至不用繳稅,專事打仗。
國家供給這些職業(yè)軍戶比較好的生活條件,遇到要打仗時,這些職業(yè)軍戶就每家每戶派出一名府兵,自己攜帶軍械、馬匹甚至于干糧,替朝廷去打仗。
而且打仗是義務性質的,沒有餉銀或祿米,但是打了勝仗能有賞賜,另外就是從戰(zhàn)場上繳獲的財貨也能分潤一部分。
這就跟游牧政權的打草谷有些相似。
這樣的府兵,因為屬于半脫產性質,擁有充足的訓練時間,軍事素養(yǎng)都會比較高,而且由于家境較殷實,配得起糧良的甲胄以及兵器,所以戰(zhàn)斗力大多很強悍,這點從隋軍以及唐軍的戰(zhàn)場表現就能看得出來。
所以崇禎很想重建并改進府兵制。
“可是府兵制也有缺陷哪?!敝齑葻R說道。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