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楊士奇等人卻只抓這郭文玉不放,單單對呂震法外開恩。
這讓李天有點疑惑。
不過他轉(zhuǎn)念一想,多少也明白了一點。
那就是呂震畢竟是和各部尚書同一品級的二品高官,整個朝廷,二品有幾個,十個?十五個?
如此要員犯下罪行,一旦公開讓天下人皆知。
大明的肱股之臣居然是個竊國之賊,天下人會怎么看朝廷,會怎么看自己這個皇帝。
殺他一個人不算什么,但最終丟掉的臉面可是多少功績多少恩惠都找不回來的。
這就好比,當(dāng)年的米國,總統(tǒng)即便麻煩纏身丑聞不斷,但還是有很多人竭盡全力的為他遮掩。
甚至為了掩蓋他的丑事,不惜肆意摸黑他人攻擊敵國,來轉(zhuǎn)移所有人的視線。
為的是什么,是為了那個總統(tǒng)嗎,不是,為的是整個米國的面子。
相比之下,一個人的生死根本就不算什么,國家的顏面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當(dāng)年崇禎誅殺袁崇煥之時,才會引起那么大的反響。
甚至在幾百年后的時間之內(nèi),還有很多人將這件事當(dāng)做談資。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