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江闊懷孕的消息后,已經生下一女并且回國的海之心異常開心,抱著孩子來和江闊交流經驗。
與此同時,小靈通的發(fā)展也進入了快車道。2002年8月,小靈通在中國大陸200多地市開通,系統(tǒng)網絡容量達1100多萬線。網上用戶數超過600萬。同年,三成和七合分別推出兩款型號的小靈通,同時大賣。七合進入前七名,三成進入前十。
2002年12月,小靈通業(yè)務在除京、滬之外的地區(qū)全面開禁。
2003年3月,小靈通在北京懷柔區(qū)放號,正式沖破“禁止在京、津、滬、穗發(fā)展小靈通業(yè)務”的政策限制。三成的小靈通銷量突破100萬部,七合的銷量突破150萬部。
2003年9月,中國小靈通最大生產商ut斯達康宣布中國ut斯達康小靈通用戶人數突破1500萬大關。
2003年12月,中國北方10省市區(qū)小靈通實現短信互通。
2004年2月,小靈通攻克最后一座大城市,正式進入上海市區(qū)。同年3月底,中國大陸小靈通用戶總數已突破4700萬,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355個城市。
全國小靈通網絡容量達到6700萬。而到了2004年7月,小靈通、手機實現了短信互通,小靈通的最后一個壁壘被打破。
無數人預測,小靈通還會再有10年左右的高速發(fā)展期,中國人口基數過大,6700萬的小靈通用戶顯然不是最終的市場規(guī)模,保守估計,小靈通用戶的最終數量會在5億左右,樂觀估計要有7億以上。
但何潮和江離對此卻持不同看法,小靈通用戶的增速已經明顯減緩,的數量在明顯上升,隨著國民收入的提高,手機將會成為未來的趨勢。小靈通頂多還有3年左右的增長周期,然后就會逐年下降。也就是說,小靈通最多能有1億用戶就不錯了。
在何潮看來,隨著手機資費的下調以及手機價格的下降,再加上百姓收入的提高,小靈通的缺點變得越來越無法接受了,而且從大的方面來說,國家也有意推動手機的發(fā)展而不是小靈通,會有相關政策上的限制,小靈通退出歷史舞臺是早晚的事情。
周安涌對此卻持有不同看法,認為小靈通至少還有10年的增長周期,以現在中國的人均收入計算,小靈通低廉的價格以及平均十幾元的資費,完全符合國情。他決定繼續(xù)下注小靈通,并且希望何潮也不要過于看好手機市場,手機是比以前普及了,和電腦一樣,進入了不少普通百姓家庭,但離人人擁有一部手機家家一臺電腦的場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畢竟還是發(fā)展中國家。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