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食堂吃罷。
高順吩咐說:樂進先去占座。
是!那小兵以行軍打仗的速度,餓虎撲食般沖了出去。
咦,跑得倒是快。呂布贊道:軍中身高九尺的漢子也沒這個速度。
高順高興地說:這新來的小兵干活是挺麻利的,我拿文書問他,他也頗有見地,是個軍中好苗子。
呂布點頭,又問:自魯山回來后我都未在宮中用過飯,怎么現(xiàn)在食堂都要占座了?
自從五部都來宮中辦公,人就多起來了,屏風隔開的好位子不多,得去搶才行,不然就要被距食堂近的禮部占去了。而且他們和禮部那伙人不怎么對付,決計不愿意一道吃飯的。高順解釋說:現(xiàn)在大家吃飯都是要么一鳴鐘就去,要么過一炷香的時間再去。
比之董卓在時,洛陽大食堂的菜色少了很多。中午只有十道菜,每個人能挑選四道菜。饅頭、點心、燒餅、米飯、小米粥等主食不限,均是免費供應的。若是不滿大鍋飯,則另外去小食堂交銅錢,找御廚點菜吃飯。
此時宮中被劉協(xié)管理得井井有條,各種規(guī)章寫得清清楚楚,連食堂這種地方都沒得特權和空子。
即使呂布官至將軍,在大食堂里也得親自去端菜。宮女在入口處發(fā)放木托盤,進去后每人憑木托盤領菜,誰都不能多打。武將大都不講究這個,在兵營里許多人都是和士卒同吃同住,緊急的時候抓起餅子就啃。倒是有些文臣接受不了沒有侍女服侍,便不肯來吃,要下屬打包回去。
若是要打包吃,那則要交銅錢了。誰讓宮廷御膳的名頭太大,總有朝臣想要帶回家給親戚朋友品嘗一番呢。
針對肉食的話,呂布并不挑食。一口氣打了四個大葷菜,包括紅燒狗肉、涼拌豬耳、炸排骨和燙鯉魚片,又抓了三個大蒸餅。
比之前,少了好些菜色。比如那道曾經(jīng)給不少大臣帶來心理陰影的紅酒鵝肝和鐵板鵝肝,也不見了。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