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信心中惋惜,呂布這堂堂猛將,居然和那些放浪形骸的士子一樣,沾染上這風(fēng)流習(xí)氣,虧他還想和呂布結(jié)為姻親,為女兒尋覓一個好的夫婿。
呂布渾然不覺誤會已然形成,兩人推杯換盞,一邊喝酒,一邊聊起了濟北和洛陽的風(fēng)土人情差異。但畢竟在魯山剛見過,倒也沒那么多話要說。呂布并非耐心之人,就在劉協(xié)豎起耳朵還要多聽一會兒濟北風(fēng)土?xí)r,問道:士卒的賞賜,不知鮑相考慮得如何了?
鮑信搖頭:大家都難以抉擇。皇上有旨,凡殺敵一人者,皆得良田十畝?,F(xiàn)今分田的地方只有司州及荊州,士兵們在祖籍大多有家業(yè),我們那邊人安土重遷,現(xiàn)在千里迢迢把家眷接過來,路上又不太平,耗費破重。但若是不接受賞賜,白白錯過了良田,士卒們都心有不甘。呂布挑眉:鮑相如何看?
鮑信回道:聽聞如今大事皆擇于天子,我欲在面見圣上時,詢問可否可以將田地折算成銀錢。
呂布眉毛一動:多少銀錢?
全憑皇上賞賜。鮑信問:將軍經(jīng)常伴圣架身旁,可知此法可行?
皇上體恤兵卒,這倒是不難。
鮑信喜道:若如此,大家歸家也有交代了。
呂布又問:那鮑相自己呢?可有所求?
信無所求矣,大丈夫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乃是義不容辭的事情,怎么能以此求得賞賜呢?鮑信笑道:而且在董卓亂政之時,皇上越過其他州牧直接下密旨,讓我配合皇甫將軍圍堵涼州軍,此番信任已是無價的賞賜了。
呂布坦然道:陛下賞罰分明,鮑相此番有大功,必有賞賜,金銀財帛、高官厚祿都是唾手可得。
鮑信卻連連擺手:高官厚祿,俱是過眼云煙,吾所求唯有天佑大漢,國祚綿長。
呂布挑眉:鮑相高義,令人佩服。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