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奏請精簡官制,部分可取締的職位遇缺,不再補授。
不可取締的職位若逢缺補,應當先授給往年經(jīng)科舉取中、并且考過吏部考試,但遲遲未授官者。
如此一來,既不顯得手段激進,又能逐步控制淘汰舉薦之風。
好在不是大面積拿人開刀,至少身在其位的,不用再戰(zhàn)戰(zhàn)兢兢擔心丟官了。
崔授的風評一夜之間竟好轉(zhuǎn)不少。
畢竟崔相也沒有那么不顧旁人死活,還是肯留條活路給同僚的。
這還不夠,崔大人又安排明面上亦敵亦友的爪牙配合他演了一出雙簧。
就在崔授上奏精簡官制其后第叁日,御史中丞韋玄進言道:
“啟奏陛下,就前日崔相提議各司減員一事,以微臣愚見,既然朝廷用人一時饒有余裕,可否暫緩科考,也免卻諸司勞碌耗力、士子奔波?”
話音剛落,百官交頭接耳,贊許和反對皆有。
崔授垂目不語,似在斟酌。
須臾,他抬眼望向韋玄,義正辭嚴駁斥道:“中丞之言謬矣,科舉關乎朝廷用人大事,焉能因一時之困棄置?豈不令天下讀書人寒心?”
“中丞憐才惜力,然朝廷設科舉,不僅為一時一歲之需,還是為國選才儲才,更為千秋百代延長文脈,不宜暫停。”
說要精簡有司結(jié)構(gòu)嫌人多的是你,說不能暫??婆e要招人的還是你。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