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利科夫并非危言聳聽。
首先是1號***和2號***都在居民區(qū),它們都是斯大林格勒內部重要的交通樞紐,1號***旁還有一個港口,是來自東岸的大型運輸船主要卸貨區(qū)。
失去居民區(qū)也就意味著失去了這所有的一切。
其次是居民區(qū)的工人、百姓及軍隊,到時很可能都會被壓縮至北部工廠區(qū),兵力密集的結果就是在轟炸下傷亡會成倍的增加。
更重要的,還是德軍只需要架起幾門大炮就能全面封鎖伏爾加河上的所有補給線......
斯大林格勒的三種補給方式也就是河道運輸、兩棲登陸船、浮橋之所以行得通,都是因為居民區(qū)加上工廠區(qū)長達50公里。
德軍占領了50公里的兩側,其制式火炮最遠射程只有十公里左右,于是只能封鎖兩端各10公里的區(qū)域,蘇軍還有30公里的河岸可以操作。
但如果德軍占領了居民區(qū),德軍就會一直打到馬馬耶夫崗,蘇軍控制的河岸線就會銳減到25公里左右。
到時德軍在兩側將炮火一架,兩翼各封鎖10公里,就意味著蘇軍只有5公里的操作空間,這幾乎就相當于沒有了。
什么浮橋、兩棲登陸船,這些補給方式是針對敵人的空中封鎖才有效。
但對德軍的炮火來說,那就是幾發(fā)炮彈的事,廉價、準確、大批量、長時間封鎖,那是怎么都玩不轉了。
可以想像,如果打成這個程度,就算是舒爾卡也無力回天了。
“你有什么辦法嗎?”戈利科夫問:“它關系到斯大林格勒的命運,把它奪回來,或是炸毀它!”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