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使兩棲登陸船很順利的載著海軍步兵高速沖向頓河。
當舒爾卡沖上去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其實不只是因為兩棲登陸船輕的原因,海軍步兵營在沖鋒之前就做了些準備,他們將碎石、沙子等灑在將要沖鋒的路面上以增強其摩擦力。
不得不說,海軍步兵營的士兵不愧是文化程度更快、素質更好的部隊,他們知道在戰(zhàn)前該做些什么準備。
因為能見度低,舒爾卡沒有看到兩棲登陸船下水的情況,他只看到一道道沖天的水柱從河面沖天而起,槍聲也不絕于耳。
很明顯,羅馬尼亞軍隊也有所準備,他們將自己的炮兵諸元標定在頓河河面上。
所以,這會兒即便他們看不見敵人,但也可以用炮火阻止、殺傷蘇軍。
可以感覺得到,戰(zhàn)斗打得很激烈,因為時間過去二十幾分鐘還沒決出勝負......這已經證明特魯法諾夫等人的估計是錯誤的,羅馬尼亞軍隊并不像他們想的那樣不堪一擊,至少在這種環(huán)境下對于蘇聯(lián)軍隊來說不是。
甚至這其中舒爾卡還聽說海軍步兵營被打退一次。
信息是從安德里安卡那獲得的。
“我們可能要等更長的時間!”安德里安卡說:“剛從上級那收到的情報,海軍步兵營正在組織另一次進攻!”
“怎么回事?”舒爾卡問。
“據(jù)說是對岸的地形問題!”安德里安卡回答:“對岸被炮火炸出太多的彈坑,甚至是河岸也是如此,很多兩棲登陸船無法正常登岸!”
這么說舒爾卡就明白了。
如果河岸是自然形成的話,通常都會有一個平緩的過渡,這種平緩的過渡就適合兩棲登陸船從水里轉到陸地。
問題是蘇軍炮火準備是無目標的地毯式轟炸,于是河岸也就是水線附近會被炸出一個個彈坑。
這些彈坑對兩棲登陸船是致命的。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