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裝甲師前進的速度比曼施坦因想像的還要快。
這與第23裝甲師師長萊納斯少將的催促與合理的調(diào)譴是分不開的......他讓先頭部隊搭乘汽車、摩托車在輕型坦克的掩護下?lián)屜纫徊皆谇胺秸碱I(lǐng)、偵察,工兵隨后修路、勘探,緊接著才是主力裝甲部隊一路暢通無阻的直奔目的地。
這應(yīng)該說是最合理的行軍方式,速度快的偵察兵在前頭消滅一切有可能的危險包括游擊隊的埋伏,速度慢的主力部隊就一刻都不會被耽擱。
對于這些,已經(jīng)跟隨曼施坦因作戰(zhàn)多年的萊納斯少將早已不陌生了,這為德第23裝甲師爭取到了十分鐘的準(zhǔn)備時間。
這十分鐘時間雖然不足以構(gòu)筑防御工事,但是讓裝甲部隊擺開防御陣形卻足夠......萊納斯少將原本還想有進攻陣形,因為在他看來最好的防御就是進攻。
但曼施坦因卻命令他不準(zhǔn)進攻。
“雖然我知道進攻對我們更有利!”曼施坦因說:“但是你要知道,敵人的兵力是我們的幾倍,你必須守住你的陣地,否則敵人就會乘你們進攻的時候從你們身邊溜過去!”
“是,元帥閣下!”萊納斯少將回答,于是就下令防御。
坦克的防御隊形與進攻隊形的區(qū)別,就在于防御時通常是將裝甲厚火力猛的主力坦克擺在前頭,因為這可以保護輕坦克使后方的輕坦火力得以持續(xù)發(fā)揮。
而進攻陣形,則往往會將輕坦擺在前頭......這不僅是因為輕坦速快能更迅速的對敵人防線沖擊,更因為敵人的反坦克火力在攻擊這些輕坦時就會暴露它們的位置,于是跟在后頭的主力坦克就有的放矢并減少損失。
此時的萊納斯少將就是將“三號”、“四號”坦克擺在前頭,其中還有些“三號突擊炮”。
此時“三號突擊炮”已不純粹是用于進攻敵人防線,就像之前所說的,德軍“三號”、“四號”坦克在面對蘇軍t34時普遍火力不足無法在同等距離上擊穿對方于是在純坦克纏斗中往往處于劣勢。
于是德軍就考慮將穿透力更強的pak41反坦克炮直接裝在坦克底盤上用于反坦克。
這實際上已經(jīng)不能說是“突擊炮”了,而是后來被稱為“坦殲”的坦克殲擊車。
坦克殲擊車尤其在防御中作用更大,因為它可以使整個防御隊形的有效射程延長至與敵人t34差不多甚至更遠(yuǎn)的距離。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