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古語云: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11】小人相趨則成朋黨,自古朋黨亂政,而今明堂之上,竟有人暗結(jié)朋黨,亂朝堂綱紀,臣請陛下治罪此人?!?br>
齊珩也被這一番言論所驚,又看了中書令一眼,見他并無其他神色,便繼續(xù)裝聾作啞道:“李卿說的乃何許人也?”
“現(xiàn)任中書令,王鐸!”
“嘩——”眾卿嘩然,交頭接耳,唯中書令泰然自若。
齊珩略顯怒意,道:“李卿不可憑空構(gòu)陷【12】他人?!?br>
“陛下,臣有證據(jù)。”李來濟說罷便將證據(jù)呈于近侍。
齊珩接過,略略看了幾眼,也并未處罰二人中的任何一個,只留了兩句話:“此事證據(jù)欠缺,容后再議?!?br>
李來濟見齊珩雖并未做什么處置,但卻神色不佳,心里算是有了數(shù)。
他本就沒想著讓天子憑這幾個證據(jù)就定了王鐸的罪,他只是在試探天子對王鐸的態(tài)度,他原先以為天子與王鐸是站在一條線上的,后來天子將他從汴州調(diào)了回來,他便隱隱猜測天子與王鐸怕不是一條心的了。
他此次舉動便是想試探齊珩是否想動中書令,現(xiàn)下看來,果真如他所料。
在他們這些臣工眼中一直以為天子是與中書令站在一起的,所以對中書令的種種排除異己的行為皆是敢怒而不敢言。
而今天他這一狀告,雖未成功,但齊珩也并未罰他,這其中可就耐人尋味了。
那些朝臣都是成了精的,自然看出了天子與中書令是離了心,對中書令也沒先前那么恭敬了。
而他,就是天子的一顆棋子,天子用他這一顆棋開辟了一條群臣彈劾中書令的路。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