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多虧了王鐸在先帝面前說了他的好話,他才得領參知政事之名入政事堂,成為宰執(zhí)之一。
百般折騰才得來的位置,柳治平說什么都不會放手。
“清明兄說的是,這崔知溫委實是不把我們放在眼里了。”另一參知政事道。
“不知伯仁兄可有高見?”一直坐于末首的吏部尚書兼監(jiān)修國史張應池向王鐸開口問道。
他與王鐸是多年交情,自是了解王鐸心中成算。
王鐸深深看了張應池一眼,憑心而論,他在尚書省的六部首長中最看重、最欣賞的便是張應池了,張應池與他是同年【2】。
六部之中,工部尚書閻勻醉心于書畫,除去他工部一畝三分田的事,其他一律不管,儼然是個呆子。
戶部尚書許道州是個財迷,鐵公雞一般一毛不拔,上不得臺面成不得大事。
禮部尚書賀致事事講求禮法森嚴,不懂變通,太過迂腐。
刑部尚書尹崇亮是個同李來濟一般的鐵面人物,不懂得人情世故。
兵部尚書佟孝征是濟陽江氏曾經(jīng)的舊部,與他王鐸不是一條心。
這里也只有吏部尚書張應池了,當朝大儒,六部之首,愛重發(fā)妻,家風甚嚴,又是監(jiān)修國史,沉穩(wěn)持重,隱藏鋒芒。
明明是吏部尚書,六部之首,該與他一樣坐于上方,可偏偏坐在了最末位,不惹人注意。
張應池永遠是淡淡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